远程同/异步容灾的性能分析及带库计算方法
部分内容摘录:异步数据容灾主要是针对“线路带宽和距离能保证完成数据复制过程,同时,希望异地数据复制不影响生产系统的性能”这样的要求下提出来的。
考虑异步数据容灾,应该注意到以下几个技术条件和事实:
(1)带宽必须能保证将本地生产数据基本上完全复制到异地容灾端,还要考虑距离对传输能力的影响。
按照前面的估算:在 100()公里范围内,一条带宽足够的线路能支持的 1/0流量最大为 (数据块大小 IOKM ) ;1.4MBx3600x24=120GB/天。
(2)异地容灾端数据虽然落后,但必须保证该数据库内在的数据完整性(一致性)、可用性,否则,这种数据复制就没有应用价值了。这点尤为重要,在设计异步数据容灾时必须认真考虑。
(3)异地容灾端数据会比本地生产端数据落后一定时间,这个时间随采用的技术、带宽、距离、数据流特点的不同而不同。
(4)异步容灾基本不影响本地系统性能。 与同步传输方式相比,异步传输方式对带宽和距离的要求低很多,它只要求在某个时间段内能将数据全部复制到异地即可,同时异步传输方式也不会明显影响应用系统的性能。其缺点是在本地生产数据发生灾难时,异地系统上的数据可能是几分钟以前的数据,即最近几分钟内的交易会丢失。
(注:这已经是很理想的情况,只有经过仔细计算和规划的系统,才能保证其数据丢失只有几分钟。)
通过异步传输模式进行异地数据复制(还不是异地数据容灾)的技术,包括:
①基于主机逻辑卷的数据复制方式;
②基于磁盘系统1/0控制器的数据复制方式。 但事实上,只有基于主机逻辑卷(Volume),并采用Log技术作技术保障的数据复制方式,才是在应用上有实际意义的方式。
**** Hidden Message *****
远程同/异步容灾的性能分析及带库计算方法 远程同/异步容灾的性能分析及带库计算方法 远程同/异步容灾的性能分析及带库计算方法,学习学习 学习!!学习!!学习!!学习!!学习!! 学习!!学习!!学习!!学习!!学习!!学习!!学习!! 学习!!学习!!学习!!学习!!学习!!学习!!学习!! 学习中学习中 新手报到,学习! 新手报到,学习!